close



 對於我這個居住在台灣的讀者來說,龍應台的
沙灣徑25開啟了一扇觀察香港的窗龍應台眼裡筆下的香港,讓我有一種親切的熟悉感,卻又帶了另一股距離的疏離感

 首篇西九龍,請慢從文化發展政策的角度審視西九龍文化區開發案西九龍是填海的新生地,面積達334公頃,已開發有港口住宅區和商業區其中九龍站南面為西九文化區保留地,現階段規劃有劇院音樂廳和博物館,但是各界對於開發計劃內容的爭議很多,因此尚未開始動工。「西九龍,請慢一文指出開發案首先應該考慮兩點,一是城市屬於全體市民,應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族群市民的文化權,做公平正義的資源分配,二是文化創意已是城市行銷和競爭的重點,須要做完整的發展分析研究但更重要的是要透過文化政策的制定,找出整個城市的整體願景,因為這願景將關係到這個城市將培育出甚麼樣的下一代和未來

之前已在中時副刊讀過這篇西九龍,請慢,初讀時只覺得很符合自己對香港商業掛帥的刻板印象再一次從集結成冊的書裡讀這篇文章,忽然覺得有點兒疙瘩,想知道除了龍應台的觀點角度外,香港行政官僚是如何規劃整個西九文化區?是只藉發展文化的藉口包裝商業觀光的目的?還是其間也經過許多精細的討論,文章裡的質問,早已是討論過的議題?土地開發夾帶的巨大利益糾葛是生活在台灣的我所熟悉的議題,但香港人如何處理這類大開發案卻是我之前未曾瞭解過的地方

在西九文化區官網和維基裡瀏覽相關資訊,對於西九龍和西九文化區才開始建構基本的背景了解。整個西九文化區有過由財團提出的公開招標計劃案,也有成立諮詢委員會並對公眾開放諮詢其間有工程建築及維修成本的爭議,有政府單一招標是否圖利特定地商的疑慮,也有是否香港須要背負沉重財政包袱修建大規模文化設施的疑問這樣的大工程牽涉的層面很廣,從想法,到計劃,到執行,每一個步驟都會是很大的挑戰這些點點滴滴的資訊匯集,西九龍,請慢裡的觀點不再是我對這個議題瞭解的全部,而變成全圖裡的一片拼塊,即使對這個問題不再繼續深就,卻讓我未來再接觸到相關議論時能夠自己進行判斷自此,心裡那塊疙瘩便自然消解了

 若說今天寫沙灣徑25的龍應台和當年寫野火集的龍應台有何不同,我想最大的不同在於今天龍應台的文章在華文世界已站穩一席之地,文章間針砭時事的鋒利並無二致,但文章發出後的影響力道卻是大不相同,而這種影響力道帶給了作者相對而隱性的權力若說做為龍應台的忠實讀者的我,在閱讀沙灣徑25和當年的野火集之間有什麼成長,那就是對權力的戒慎與質問,即便是對心悅臣服的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6thf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