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劇「貞觀之治」。

 玄奘對太宗說當初發願西行取經,為的是一部「瑜伽師地論」,貞觀二十年始譯,歷兩年完成,共一百卷。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一卷」記:「法師既遍謁賢,備餐其說,詳考其理,各擅宗塗,驗之聖典,亦隱顯有異,莫知適從,乃誓遊西方,以問所惑,辨取十七地論等。以釋眾疑,即今之瑜伽師地論也。」

 瑜伽師地論的梵名有二:yogācara-bhūmi(瑜伽行地)或者 yogācarya-bhūmi(瑜伽師地)。Yogācarya在漢譯佛典常做修行解,亦可解做「瑜伽實踐者」(瑜伽師)。書中將瑜伽師所依行的境界區分為十七地,而總以瑜伽師地之名。

 玄奘違反禁令出番,歷十九年,捨命以求瑜伽師地論,回國後當盡全力而譯,譯完後自然也會想使譯本開散流通。貞觀二十二年六月太宗召玄奘玉華宮陪駕,機會來臨。「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一卷」中記錄太宗和玄奘對談:

帝又問:法師,比翻何經論?

答:近翻「瑜伽師地論」訖,凡一百卷。

帝曰:此論甚大!何聖所說?復明何義?

答曰:論是彌勒菩薩說。明十七地義。

又問:何名十七地?

答謂:五識相應地,意識相應地,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多呬地,有心地,無心地,聞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聲聞地,獨覺地,菩薩地,有餘依地,無餘依地。

 玄奘請求太宗閱讀瑜伽師地論,並為其作序。太宗閱後大為讚賞,作「大唐三藏聖教序」,並下旨翻印通行各州。有了皇帝背書,大助於奘譯之瑜伽師地論之流傳。而太宗晚年親佛教,與玄奘也有相當的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e6thf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